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投标技术方案
  • 标书制作视频教程
  • 工具软件下载
  • 政府采购文件负面清单
  • Word教程
标书制作特训营

招标人有哪些行为属于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

 允许潜在投标人公平地参与投标竞争,是招标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招投标法》第十八条作出原则性规定,即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划分标段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实际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着以各种方式排斥、限制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的现象,甚至愈演愈烈。今天来说说招标人有哪些行为属于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及招标人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有哪些法律后果。

招标人有哪些行为属于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

  招标人有哪些行为属于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

  遇到招标文件内容不合规的案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一)“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该行为已涉嫌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二)“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这是以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特定投标人的行为;

  (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

  (四)“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这是违反资格审查和评审程序的非法限制、排斥行为;

  (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这属于招标人的倾向性,以及排斥其他供应商的行为;

  (六)“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

  (七)“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原文链接:https://www.ylg6878.com/15363.html 转载请注明。

特别提示:本产品为虚拟资源,购买后不退款不换货,谨慎购买。

0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